6/18/2014

「我們的海洋」-美國帶頭暢談全民如何保護海洋 Our Ocean Conference, June 16-17 2014

美國國務院於2014616-17日於華府舉辦「我們的海洋」研討會
http://ourocean2014.state.gov/
研討會由國務卿凱瑞開幕,說明海洋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吉里巴斯總統Anote Tong則從島國的立場,告訴世人吉里巴斯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因應,並且宣布將擴大海洋保護區、禁止商業捕撈的範圍。知名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以非政府組織身分發言,體認海洋生態系的重要,代表其基金會捐款七百萬美元,贊助相關研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oSidH375lc

歐巴馬總統則於會議第二天視訊宣布將擴大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的海洋保護區,預計從八萬七千平方英里增加到七十八萬二千平方英里,不僅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海洋保留區,此舉也將使全球海洋保護區的面積加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LDfGQKxA0


而此次會議主要討論三項海洋重要危機與因應,以下概述三項議題之重要性以及大會建議之解決方案:

議題一  永續漁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bvPAkDJu8&feature=youtu.be

本議題由美國海洋大氣總署Eileen Sobeck主持,討論海洋資源系群的現況,由相關學者專家演講全球魚類的豐度趨勢與永續、國際趨勢,並討論三大洋海洋資源管理狀況。
有關永續漁業之所以被視為首要任務,原因在於海洋提供百萬人的經濟以及食物來源,有超過五千萬人以漁業為生,特別是許多開發中國家。有超過三十億的貧窮以及開發中國家民眾更以此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益發凸顯海洋資源對於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然而,海洋資源的永續也面臨極其嚴苛的挑戰,因應人口成長造成的糧食需求,使得海洋資源下降趨勢更為明顯,聯合國糧農組織2014年最新評估認為已經有29%的海洋漁業資源面臨過度捕撈,有61%需要嚴格管控管理以避免滅絕,特別是雖然有些分布較區域性的資源可以仰賴單一國家保育,但有許多資源需要國際合作保育,這是與其他資源不同之處,正是永續漁業的最大挑戰之一。
過度捕撈不僅會影響海洋生態,長期而言也會導致資源枯竭、衝擊糧食來源以及生計需求,甚至漁撈作業會衝擊到其他物種,包括鯨豚;海鳥、海龜以及被丟棄的非目標物種。偏偏相關漁業資訊蒐集困難,而就算擁有較充裕的漁業資料以及資源評估結果,往往管理措施也未必遵循科學建議。再加上非法、虛報、不受管制的各種漁撈行為層出不窮,這種情況在開發中國家更為嚴重。許多政府不當的補貼更加劇過漁行為或者是過度的投資,這些都使得漁業資源狀況雪上加霜。
研討會目的在於檢討如何減少過度漁撈,其次,對於兩個以上國家共用的海洋資源,必須思考如何強化區域性漁業組織重視科學評估結果去制定漁業管理政策,並且能充分運用各種工具、合宜的處分措施,確實督導。這部分需要政府、民間、公民社會共同合作、引進新工具,才能夠達成,絕非單一單位能成功。再者,如何透過媒體宣導,喚起民眾保育海洋的意識非常重要。公民團體的倡議也有助於建立彼此的橋樑。
具體目標與行動:
  目標:終結海洋過漁
  採納最佳的科學證據,設定漁業管理規範,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漁獲分配機制
  採取適當技術監控漁船動態以及適度處分措施
  終止不當漁業補貼,以避免過度捕撈以及過多漁船
  改良漁具,並要求漁船採取相關措施減少意外捕獲以及漁獲丟棄,以減少對於海洋生態的衝擊。
  建立更多海洋保護區,特別是對於瀕危物種的棲地
  阻絕非法漁業,包括利用各式工具,包括國際法阻絕非法漁獲進入市場、履行港口國規範協定、在2020年前改善所有大型漁船的追蹤方式,例如採用國際海事組織單一序號
  利用消費者海鮮指南等行銷工具,讓民眾選擇永續型海鮮,以推動永續漁業
  把魚類視為海洋生態與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

議題二 海洋汙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5MADQuxBU&noredirect=1

由聯合國環境署Jackie Alder 報告,說明目前海洋垃圾的問題,對於經濟、野生動物與人類健康的衝擊,以及如何經由公民參與以減少塑膠汙染。
海洋佔地球面積將近四分之三,沿海人口快速成長的情況下對於海岸及海洋都是很大的衝擊。也導致各種汙染破壞海洋環境並對生物造成威脅。許多人們開始從地區性、國際性層面嘗試改善,但還有許多需要努力。因為海洋汙染來自陸地、海洋、空中,估計陸源汙染佔了80%,最主要的兩種是營養鹽汙染與海洋廢棄物。營養鹽可能來自農業用水、汙水排放,因為高濃度的氮化物、磷化物以及其他營養鹽,容易導致藻華,而這些藻類因為大量繁生導致耗氧量過高,往往會造成缺氧(俗稱死亡區),連帶導致魚類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此類全球死亡區估計有五百處,而有毒的藻華更可能造成漁業以及海洋觀光遊憩業等經濟重大損失
至於海洋廢棄物,來自各式垃圾以及進入大海的土壤,同樣會威脅海洋生物以及棲地,損害人類的安全與健康,在這些垃圾當中,有相當高比例是瓶裝、塑膠,這些垃圾均可能在沿海地區垃圾會造成安全威脅。但因為海洋垃圾可能來自暴風雨、不當垃圾處置、船舶及海上平台以及一般民眾丟棄等非常多樣化的來源,因此清除困難。想解決此問題,不僅需要政府,也需要相關企業、民眾的認知與參與。

具體目標與行動:
l  以海洋垃圾來說,必須思考如何加強垃圾收集與處理、提高回收率。
l  營養鹽汙染,如何提高肥料使用率、污水排放管理等值得努力的方向。
l  讓上下游相關汙染來源者了解有關汙染物對於海洋環境、人類健康以及經濟發展的衝擊性,
l  增加營養鹽汙染物的監控能力,以了解、預測、預防有害藻華的發生,避免死亡區的衍生。
l  2025年前,減少20%的陸源營養鹽,以減少藻華發生機率。
l  加強海洋垃圾的管理與回收,特別是從源頭減少塑膠廢棄物、塑膠微粒。
l  採取管理措施,降低漁具流失數量。
l  設定汙水與海洋垃圾減量之量化目標
l  將沿海生態區視為緩衝去,以清理海岸污染物做起。

議題三 海洋酸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vesAofE2Q

本議題由Woods Hole 海洋研究所Scott Doney主持,主要由各國科學家分享海洋酸化之因應經驗,相對於永續漁業問題的急迫性,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的影響相對顯而易見,但間接造成的海洋酸化的影響深遠卻容易被忽略。在此以挪威、香港、泰國、紐西蘭、庫克群島及祕魯等國為例,實際見證海洋酸化可能造成的影響,並探討如何監控海洋酸化的問題以及因應解決之道。
海洋在氣候調節、碳循環等扮演重要腳色,然因為工業化導致人類排放過量二氧化碳,被海洋大量吸收之後造成海水酸化,而且酸化速度越來越快。酸化可能衝擊海洋生物的成長、行為甚至存活,例如牡蠣、珊瑚礁等等重要生物,間接影響海洋中的食物鏈,只是,雖然人們開始體悟到對於海洋酸化議題需要國際合作,但對於海洋酸化及其衝擊的了解仍相當有限,甚至很多國家或地區尚未建立監控系統,更多國家的民眾對此沒有認識,目前還是先從二氧化碳排放量做起。

具體目標與行動
針對此新興議題,必須從引進新工具、監控變化以及研究做起,可以包括:
l   提升海洋酸化之公共意識以及教育
l   增加海洋酸化之國際研究合作
l   2020年之前履行全球海洋酸化網路(Global Ocean Acidification Observing Network),建立平價、可靠、高效率的全球量測海洋酸化監控系統
l   發展創新夥伴關係,在重點區域於相關企業、社區辦理教育工作坊,
l   保護重要海岸地區,包括海草床;鹽沼、紅樹林等除碳棲地
l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避免海洋繼續酸化,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框架下通過新協定。

最後,引用2014422-25的全球海洋高峰會的成果,提醒世人如何採取下一階段的作為,帛琉總統、智利、挪威、東加等國外長也共同表達將致力於設立海洋保護區,希望在2020年前將10%的海岸、海洋設定為有效的海洋保護區、打擊非法漁業等等。為了讓民眾也能對海洋保護盡一份心力,大會建議每個人可以從以下做起:
·  我會讓國家以及地方首長知道,我認為保護海洋很重要
·  我會要求我吃的海鮮來自永續漁業
·  我不吃魚翅湯
·  我不往海洋或水道丟垃圾
·  我每年至少做一天義工去清淨海灘


對應於美國在此會議對於海洋的付出,有許多值得台灣學習之處,包括如何強化漁業管理、整合相關單位努力以降低海洋垃圾汙染,乃至於尚無人關注之海洋酸化,都值得投入更多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