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16

【演講實錄】氣候變遷下之海洋研究與事務管理(黃培宜資深科學研究員&AIT環保科技官白瑞德)

 
演講海報

本學期第一周,很高興能邀請到這麼精彩的演講。本次講者黃培宜博士,是海洋大學海洋系第71級校友,現任美國環境署資深科學研究員,前曾任職NOAA, 美國農業部、世界銀行等單位,不論在海洋、氣候變遷、農業、環境等議題相關的研究行政部門歷練豐富! 本次更特別邀請到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的環保科技官(ESTH Officer) 白瑞德先生(Fred Brust) 分享「我們的海洋」(Our Oceans)會議內容,讓我們瞭解美國和國際社會的承諾,同時也非常感謝AITFrieda女士,為同學們進行英中口譯。


與海資所老師及校內老師合照


本次演講分為兩部分,包含Fred介紹他於台灣的任務與"我們的海洋"會議,以及黃博士分享渠在美國的研究經驗。


【美國也越來越注重的海洋議題】

Fred 來自紐約,身為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的環保科技官,其職務主要在於建立美國與台灣環境相關事務的連結,包含環境、能源、公共衛生議題。近年特別關注海洋議題。原因即為美國歐巴馬總統及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都很注重海洋議題,還因此舉辦一個大型會議: Our Ocean, 我們的海洋。那麼「我們的海洋研討會」(Our Ocean Conference)到底是要做什麼呢?
全球有六億多人口依靠海洋維生,國務卿凱瑞曾提到我們對海洋的管理已經失控了,全球一年有千萬噸的垃圾排入海洋;非法捕魚直接及間接造成生態系上、經濟上、衛生安全上的威脅等;溫室氣體造成的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等議題。美國目前有許多科學家及相關單位投入並致力改善上述問題。

【美國沒簽屬京都議定書,減碳淨值卻是全球第一】
Fred 說他常被揶揄說美國當初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美國才不care氣候變遷。Fred 則表示儘管美國沒有簽署,但自京都議定書1990年通過迄今,美國做出不少努力,近年來美國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的淨值是全球最多的,同時美國也在全球扮演者減緩氣候變遷的領導者角色。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也來呼籲的海洋會議

我們的海洋會議(Our Ocean Conference)迄今舉辦兩屆,20146第一屆我們的海洋會議,旨在呼籲國際社會正視人類對於海洋的破壞,積極採取行動。該會議由國務卿主持,吉里巴斯等總統及多國部長出席,歐巴馬總統更宣布設立面積近七十萬平方公里的夏威夷海洋保護區,成為當時最大的海洋保護區。知名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也以非政府組織身份發言,捐款七百萬美元,贊助相關研究

          第二屆我們的海洋研討會由智利接下此任務,並於2015105~6日於智利Valpariso舉辦,延續第一屆之精神並擴大討論議題,我國黃向文教授應邀與會,會議內容包括三個時段的高峰官員宣示以及七個討論議題,海洋保護區、海水酸化、 海洋汙染、社區參與及能力建構、跨界與高度洄游物種公約二十年等 (詳見黃向文所長的會議實錄:
會議由智利總統開幕,有來自11個國家部長發言,出席者涵蓋56國、超過五百人,通過80餘項承諾,其承諾價值近630億台幣。

第三屆會議將於今年(2016) 9月於華府召開,並著重三項重點,包含(1)海洋監測、(2)如何減少防止IUU漁業,以及(3)海洋與氣候變遷議題。此三項議題的挑選都乃根據其影響人類範圍最大,且在經濟及生活上都有重大影響的關係的項目。促進海洋監測,當中科學研究調查、執法的應用為此役體討論的重點;IUU漁業則是每年造成近3000億台幣的損失,且除了仰賴法源、國際組織以及執法外,美國身為全球最大水產品市場,有九成水產品為進口,其在消費端所扮演的角色亦非常重要;最後就是氣候變遷的減緩,儘管2015年在全國齊力的努力下通過了巴黎協議(COPE 21),但氣候變遷的減緩如溫室氣體減量並非單一國家或是短時間可一蹴可及的目標,同時氣候變遷與海洋環境的相互影響亦息息相關。

最後Fred表示,美國對亞洲環境相關議題很關心,希望建立連結與交流的管道,在台灣各環境有關單位中,以美國環保署對台灣環保署的交流計畫最為頻繁。近年海洋相關議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黃培宜博士被AIT聘為史上第一位「客座研究員」。同時AIT具體的作為就是42225日即將在台灣舉辦的「Fishackathon 2016(魚的黑克松)(http://www.fishackathon.co/),希望邀請各方程式設計好手,集思廣益研究改善漁業問題的app,未來美國在環境以及海洋的相關議題,將朝類似黑克松具體交流活動的方向努力。

以上是Fred為我們簡單的闡述我們的海洋會議,AIT經濟組中環保科技官的使命,以及美方在此領域的期盼。

AIT環保科技官白瑞德 與 Freida女士



【巴黎協定是減碳的起點】

提到COPE21,本所邱文彥老師長年代表台灣出席氣候變遷綱要會議,此次也見證了巴黎協議的簽署。巴黎協議建立減碳框架,讓大家有意願去減碳,而不是去排斥它或認為是敵對的。而發展中國家與工業國家都能齊心通過巴黎協議,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雖然協議部分條文並沒有法律上的強制約束力,但是其減碳時程則有一定程度的被檢視壓力。這次會議舉辦前,法國發生恐怖攻擊,所以開會型態有所調整,會議也更有效率。這次能簽署成功,老師認為也是本次法國在外交工作上豐碩的成果,外交部長功不可沒。


本所邱文彥老師



Q&A

Q1: 一位海洋法政學院的大一生率先舉手發問,好奇Fred 提到的三千億IUU損失是怎麼估算的,並且好奇美國的在減少IUU的階段性目標是先監控大船,那麼小船的非法漁業行為該如何防治?

A1: Fred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問題,作為學生及小科學家,本該質疑數字的真切性,但是對於三千億的具體故算細項,表示不是非常清楚。但Fred表示此凸顯其問題的嚴重性,而IUU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資料蒐集與估計,各洋區的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而在預防與減少IUU漁業行為上,他也提出三點建議: (1)政府需要正視此議題;(2)加重罰則,包含提高罰款以及有關單位更嚴厲的執法(海巡署)(3)一般大眾的努力(一般大眾對IUU議題還很陌生,且很少關心,我們應該從消費者的角度去把關,購買正規的水產品)。當然,還有像Fishackathon等活動,集思廣益,同時提高大眾對此議題重視等做法。

本所劉光明老師


Q2: 本所劉光明教授提問: COPE 21巴黎協議看似很順利的通過,各方都期盼有更好的結果。然隨著經濟發展,開發中國家有著越來越好的消費能力,在追求更好的生活過程中,多數人的消費行為偏向奢侈消費(人手iphone,每年還要換新的),中國更提出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 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在此一情況下,資源使用日趨浪費,各國如何貫穿以及實踐減緩氣候變遷的決心?
A2: Fred首先表示很認同劉老師的觀察,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印度都還在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對環境以及氣候變遷的減緩確實互相衝突。但是儘管如此,美國還是有實踐減緩氣候變遷的決心,近年來在各大產業,包含能源、交通運輸、工業、建築等的立法及規範都建立相關制度,這是美國的努力。
同時我們也很開心看到中國的改變,記得在京都議定書討論時,中國的立場很強硬,表示身為開發中國家的中國,不能以相同的標準去要求中國節能減碳。儘管中國正邁向中產階級的路上,近年中國逐漸正視環境及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問題,在國際間也慢慢展現對減緩氣候變遷的注意,美中之間也簽訂雙邊協議正視氣候變遷問題,所以若問我個人的看法,我還是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Q3: 本所黃向文所長提問,請問Fred在台灣這麼多年,有什麼對台灣海洋事務、科學研究的看法或建議嗎?
A3: Fred首先表示:
(1) 台灣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遠洋漁業船隊,作為一個遠洋漁業大國,在過去幾年漁漁業管理方面有所進展,未來台灣可以扮演更正面的角色。
(2) 台灣海洋科研人才濟濟,但台灣特殊的政治立場,某些時候使台灣沒有辦法參加許多大型的國際計畫及合作(例如聯合國的都無法),所以美國也希望與台灣合作,提高台灣海洋科研人才及能力在國際的能見度,最後建議未來應朝更多國際合作方向努力,並同時表示,這也是AIT努力促成的工作內容之一。包含近日簽署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並簽署瞭解備忘錄,及近年的「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PILP)、「國際環境夥伴計畫」(IEP)等。目前實質的合作著重在能源、環境以及公共衛生,未來則希望朝提供海洋方面的國際互動交流的平台方向努力。


Part II 黃博士給晚輩的啟發

 黃博士上台,第一句話:讓我們想想為什麼我們選擇海洋?

黃博士上台,第一句話:讓我們想想為什麼我們選擇海洋?


9個月睡在紙箱床上的日子】

黃博士的演講接著開始,今天黃博士分享的內容主要著重在職業生涯的分享以及美國科研工作的重點。黃博士在海洋大學海洋系完成碩士學位,碩士時念的是海洋化學,需要蒐集許多水質資料做實驗,因為以前海大女生宿舍10點就會鎖門,黃博士要趕實驗,所以就用實驗器材的紙箱搭建一張「床」,從家裡帶了一條棉被,就這樣在實驗室睡了9個月。
海大畢業後黃博士就拿到獎學金赴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攻讀博士,在博士期間鑽研古氣候研究,地球的兩端都是他採樣的地方(南極及北極採樣)。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看過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當中提到的從冰柱中的氣泡看歷史CO2的含量,即是黃博士於美國的相關研究(可以知道那時美國對氣候變遷的研究幾乎是全球最前端的)


【科學的貢獻】

博士畢業後,黃博士首先到了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任職,在大氣(air)部份當時希望研究空氣品質與氣候預報的關聯性,希望能藉科學研究貢獻地方社會。在海洋方面,則是致力於救災、減災的相關研究(storm surge)


【愛吃】

接著黃博士來到了美國農業部,接下研究發展司司長,黃博士笑說她本身很愛吃,所以到農業部真是太適合她不過了,從牛、羊、馬等糧食安全相關議題,到水與氣候變遷的互動都是當時工作的重點。


【首席科學家】

2008年,黃博士來到了美國環保署,成為了首席科學家(找到了當時的新聞稿http://yosemite.epa.gov/opa/admpress.nsf/03dd877d6f1726c28525735900404443/25046d81eabe65c88525742b005da028!OpenDocument),新聞稿形容,整個團隊都迫不及待在這位具有活力、專業知識、實務經驗以及領導能力的科學家加入團隊並領導大家。黃博士表示當時不是真的在做科學研究,而是先進行三年的行政管理的代理,管理120580 millions 美金的計畫。但黃博士表示,在EPA期間,首席科學家的職位可以使科學研究的成果真正連結到影響社會大眾的政策,這也是黃博士最注重的事情。


【從國家計畫到小漁村規劃】

由於黃博士非常關切氣候變遷對各國造成的影響,以及如何改善開發中國家面臨的困境,因此,黃博士其後到世界銀行進行三年的研究,議題包含氣候變遷、人體健康等。例如登革熱等疾病與氣候變遷、聖嬰現象關係,並從中找出對環境及人體健康影響最小的解決辦法。


【氣候變遷與海洋息息相關無庸置疑】

黃博士藉由此圖表示,從1958年起,大氣中CO2的含量不斷升高,而海洋中CO2的含量與大氣CO2含量成絕對正比,海水中的pH值則是反比,意思即是溫室氣體對海洋酸化有著無庸置疑的影響。溫室氣體在大氣中不斷循環,來自人類的經濟活動,包含農林漁牧、工業等。而氣候變遷不論對環境、生物系和人類都有著許多負面的影響。這邊就不一一舉例了。黃博士表示,華盛頓大學聯合海洋相關組織,研究並集結出版了海洋酸化對地方的影響以及相關研究(Washington Blue Ribbon Panel on Ocean Acidification),並出版成冊。表示越來越多的能量及人力在關注海洋酸化議題,同時藉由科學研究證實其造成的負面影響。這邊舉例海洋酸化對整個生態系造成的傷害,也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以西雅圖為例,全美西海岸有85%的貝類來自華盛頓,氣候變遷衝擊270 million 貝類養殖的產值,同時直接的影響3200人的生計。研究建議(1)通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解決酸化的根本原因;(2)減少陸源污染物;(2)研擬貝類養殖產業的因應措施;(3)提升國家海洋酸化的研究和監測能量;(4)提升大眾、決策者以及其他權益關係人對海洋酸化的關心與認知等。



【珍貴的資料】

黃博士提供了相關研究的連結
Ocean Acidificatio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Washington State’s Strategic Response)

A good data link:
Global Ocean Acidification Observing Network


【科學研究和人類的生活】

最後,黃博士在一次強調科學研究和人類生活、社會連結的重要。如同她開場時問同學:「為什麼我們會選海洋?為什麼我們現在會在這裡?」黃博士特別舉了近年美國與台灣在科學研究與人類社會,包含立法面上令人欣慰的進步。

  • 美國-我們的海洋研討會-美國帶領國際間做出承諾
  • 美國-2009年聯邦海洋酸化研究及監測法(US  FOARAM Act)
  • 美國-總量管制法(US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 臺灣-實行第一次總量管制法(Taiwan Total Load first implementation)
  • 臺灣-通過海洋委員會組織法 (Taiwan Organization Act of the Ocean Affairs Council)

臺灣-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 (Taiwa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
黃博士特別感謝本所邱文彥教授及各方先進在立法面上的努力,並不斷強調此些成果,都是著重在嚴謹的科學研究下才能產出的政策,可以科學研究與社會的政策及環境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開心的大合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