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2014

研討會改期通知: 21世紀臺灣漁業永續論壇--國際鮪漁業面面觀

    因應局勢變化,研討會時間延後到12/19同日下午兩點到四點半舉行

    

因應人類糧食需求,全球海洋漁業捕撈量從1950年一千九百萬公噸增加至2012年九千二百萬公噸,成長4.8倍。其中,鮪類同期生產量從59萬公噸增長到718萬公噸,成長12.3倍,佔海洋漁業比例從3.0%增加到7.8%。由於鮪類屬於高度洄游物種,系群來回於各國專屬經濟水域以及公海間,因此,鮪類之管理極度仰賴國際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成員合作,以共同保育資源。
在全球鮪漁業發展過程中,臺灣自1912年自日本引進沿近海鮪延繩釣漁業,從蘇澳開始發展,1929年漁場擴張至菲律賓,1950年之後運用美援以及世銀貸款,發展一百噸以上大型鮪釣船,使漁場快速拓展到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臺灣區遠洋鮪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隨之於1970年成立,豐群水產於1971年成立,奠定臺灣遠洋鮪釣業全球化之基礎。1980年代開始發展超低溫鮪釣漁業,1984年臺灣自建第一艘圍網船豐國707,配合國外基地紛紛設立及國際水產貿易網絡的發展,逐步建立臺灣在全球鮪漁業的領先地位,最高曾於1992年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近年因應印尼、菲律賓、中國等國家崛起,臺灣鮪類漁獲量仍佔全球鮪類產量5.8%,位居全球前五大鮪漁業國家。
在此同時,因應臺灣的特殊政治地位,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於1989年成立,以從旁協助鮪漁業之國際化,國際間與臺灣鮪漁業雙邊合作(入漁)的國家達三十多國,隨著臺灣以漁業實體(fishing entities)地位參與多個RFMOs,穩固臺灣與各RFMO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然在產業快速發展下,導致權宜國籍漁船經營乃至過度捕撈所引發的非法漁業行為,引發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2004年認定臺灣違反ICCAT保育措施,並於2004年削減八千公噸大目鮪配額(分五年償還)2005年削減一萬零三百公噸大目鮪配額之貿易制裁措施,促使臺灣產官學界正視臺灣鮪漁業船隊規模過大所引發的國際保育要求,乃至動用六十餘億元預算,解體一百六十餘艘大型鮪釣漁船,派遣100%的大西洋大目鮪漁船觀察員、執行即時回報之電子漁獲報表、赴西班牙及南非進行國外港口檢查、漁訓二號遠征大西洋、印度洋巡護等多項管理措施,並制定「投資經營非我國籍漁船管理條例」,以強化國人經營大型鮪漁船之管理,多項項積極作為獲得ICCAT會員肯定,方使得大西洋大目鮪配額得於2006年之後恢復。
因應全球化鮪漁業管理,RFMOs近年擴大管理層面以及深度,包括管理物種擴展至鯊魚、管理方法從漁獲報表、漁船監控系統、漁業觀察員到漁產品電子漁獲證明書、港口國監控以及貿易措施等等,而臺灣鮪魚產業也從大型鮪釣、圍網延伸到與中小型鮪釣船隊三分天下的局面。面臨越來越多的管理要求以及島國崛起,政府以及產業界如何因應國際間對於鮪漁業資源之分配運用,以維持臺灣鮪漁業永續經營之優勢,都是當前必須嚴謹面對的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