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14

大西洋黑鮪復育成功,2015-2017東大西洋黑鮪配額年增20%

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第十九屆特別會議甫於義大利熱內亞(Genova, Italy)落幕,為期一周(2014/11/10-17)的會議通過多項鮪鯊魚類保育決議以及漁船管控規範,其中最受人矚目的,便是自2006年以來,逐年大幅削減配額,乃至一度面臨被提議列入華盛頓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公約)附錄的大西洋黑鮪,在長達八年復育之後,經過科學資源評估,被認為資源有復甦跡象,最終決議使東大西洋黑鮪漁獲配額從2014年的13400公噸,增加至201515821公噸、201618911公噸,201722705公噸(其中臺灣配額占0.3%),三年之間增加配額達九千公噸,年漲幅達20%,在彼岸的西大西洋黑鮪也從1750公噸增加到2000公噸,漲幅亦有14%,漲幅之大,前所未見。


回顧大西洋黑鮪近年來的利用狀況,由於日本市場對於黑鮪的需求,使其魚價水漲船高,捕獲對象也從鮪延繩釣獲的成魚延伸到以圍網捕撈幼魚作為養殖之用,使得黑鮪捕撈量在2000年代初期快速成長,即便2003年設定32000公噸配額仍不敷使用,在高魚價的誘惑下,層出不窮的非法漁業行為,導致黑鮪資源快速瀕危,推測非法評估量曾高達一萬八千公噸,受到資源驟減壓力以及各界抨擊,ICCAT逐年調降配額量,從2003年的32000公噸,降至201413400公噸,降幅達58%。在各項新增的嚴格管理措施之下,自2012年開始,漁民開始反映資源有回復現象,起初科學家評估仍不樂觀,直至今年,資源評估結果較往常樂觀,最終做出此兩項決議案,乃是ICCAT歷年來極為罕見的配額增加案,因為配額得以增加,也使得會場氣氛不若往常劍拔弩張,惟仍有少數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土耳其、冰島、挪威等對於配額分配不公表達抗議,相對歐盟取得近半數配額,則是最大贏家。
在鯊魚方面,儘管各國提出的鯊魚保育提案多達六項,最終只通過由美國、歐盟等國提案的短鰭馬加鯊(shortfin mako shark)保育決議,要求各國加強資料蒐集以及研究,以供2016年資源評估之用。該草案原本設定北大西洋四千餘公噸以及南大西洋兩千餘公噸的漁獲總限額,也在部分國家堅持短鰭馬加鯊資源評估狀況仍佳的前提下,被要求刪除。至於爭論多年的鯊魚鰭連身以及北大西洋鼠鯊禁捕案,歷經五年以上討論,仍未能取得共識,預計將於明年繼續討論。

除此之外,今年大會通過最高金額的鮪類研究案為大西洋熱帶鮪類標識放流計畫(AOTRP, Atlantic Ocean Tropical Tuna Tagging Program),總經費1687萬歐元,換算台幣約六億四千萬元,歐盟表達願意出資八成,只要其他國家或團體能對應負擔20%的研究成本,此計畫透過十萬尾以上的熱帶鮪類放流,以蒐集熱帶鮪類資源動態資料為目的,外加歐盟以及迦納等多國針對西非沿岸(幾內亞灣)龐大的圍網船隊成立人工集魚器(FADs, fish aggregating devices)研究小組,顯示熱帶鮪類將是下一個管理重點。



大會開幕,ICCAT主席+地主國、秘書長

大會會場外觀,建築壯觀
建築內其實是有點像廢墟的!





黑鮪配額操作者--- 第二魚種小組主席

大會螢幕可以同時放PPT跟講者動態

這位則是主掌鯊魚保育的第四魚種小組主席

大會WIFI不靈光數日,只好接線~~

歐盟小姐個個伶牙俐齒

窗外陽光普照




這次NGO力道小得多,只有兩張簡單的海報



某日還看到示威罷工的人潮


外加暴風來湊熱鬧!

消防人員在此執勤,想必室內比較安全

最終日,兩位加拿大小姐不約而同穿大紅色的衣服!

會議散場,記者趕忙採訪

排隊還耳機,終於可以回家了。


1 則留言: